9月10日,教師節,一個充滿溫馨、感恩的節日。這個受人尊敬的崗位,我們用過很多詞匯形容她們,孜孜不倦、無私奉獻、含辛茹苦、鞠躬盡瘁……伴隨著網絡的發展曝光,現在的老師們又成了深藏不漏的典范,數學老師徒手畫圓、物理老師單手劈磚、地理老師2分鐘畫世界地圖、語文老師古裝穿越上課堂……用一句影視劇臺詞來講:你還有什么驚喜是我不知道的呢?今天就來總結一下教師和知識產權不為人熟知的那些事兒。
誰的中學沒有被“黃岡試卷”拖過堂,這里提到“黃岡試卷”,是想舉個例子,比如說黃岡中學自己出了一套試卷給學生參考總結,作為校外的其他人員是不得以利益為目的去傳播、印刷、發行這套試卷的,不然就會侵犯黃岡中學的版權。不獲取任何利潤的不侵犯權益。另外以版權為例的還有老師做的課件、教案。版權是作品一經創作,就擁有版權,但是如果主張權利,需要有證據證明是自己創作的。獲取版權的方式需要做版權登記,如果有期刊報刊、出版物等署名出版,也可以證明自己是原創。當然作為老師的職位來講,課件、教案是基于教材基礎的,維權還有一大難點就是課件、教案的大同小異。
現在有很多教育平臺會上傳老師講課的視頻,請不要隨意轉載傳播,因為這樣的在先證據維權實在是輕而易舉,除非你能證明自己的視頻是先發出的。
教師尤其是大學教師評職稱,是有專利硬性要求的,據之前有人研究過,大學老師評職稱,紅頭文件明文規定,專利是作為評審上交材料之一的。更別提以科研等為主的碩研項目了,即便不是評職稱,作為科研創新的結果,如果不去申報專利權利,損失的不止是資金投入,更是眾多人智慧創新的結晶。
如今我國重視創新,知識產權的大環境造就了如同井噴狀態一般的市場經濟,無論哪行哪業,知識產權布局都是要最先規劃的。我們的教師行業以教育為主,更是身先士卒的表率一樣。今天,是教師節,在這里,由衷地祝愿每一位教書育人的德才之師,節日快樂,桃李滿園。